1978年,节目创办
    1976年7月1日,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,向全国10多个省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,该节目成为《新闻联播》的雏形。1978年1月1日起,《新闻联播》正式打出栏目名称字幕,开始定名播出。中断了多年的播音员出图像向观众预告节目的形式,也于同日恢复。由于当时录像设备尚未引进,因此《新闻联播》创办初期以直播形式播出,播出时间为19点至19点20分。详情




“名嘴”一览

 李娟

 赵忠祥

 杜宪

 薛飞

 邢质斌

 罗京

 李瑞英

 张宏民

 李修平

 王宁
"重大新闻《新闻联播》首发!"
    1982年9月1日起,党中央明确规定,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至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的播出时间19点,重要新闻首先在《新闻联播》中发布。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。因为《新闻联播》的发展和影响,在我国众多大众传播媒介中,中央电视台作为新闻发布机构,占据了重要的一席。详情

《新闻联播》幕前的“名嘴”
    自打中央电视台建台并开播《新闻联播》以来,几十年来,从毛泽东钦点的名嘴赵忠祥,到如今的邢志斌、罗京、李瑞英等,播出风格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改变:男士西装革履,面色凝重,女士正襟围坐、不苟言笑。虽然其中也出现过诸如杜宪、薛飞等等“魅力人物”……详情

《新闻联播》要的是权威……
    1978年1月1日,《新闻联播》正式创办以来,一直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具权威性,影响力最大的新闻节目。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,《新闻联播》始终坚持“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,传播天下大事”的栏目宗旨,牢牢把握舆论导向,据说几十年来一直雄居全国同行业栏目收视率第一。详情

提案:优化播音员
    两会代表叶宏明: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节目播音员结构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。为迅速改变这一现象,建议央视引进竞争机制,吸收新鲜血液,使《新闻联播》节目在传统稳重大方的基础上,推陈出新,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,更好的发挥全国电视新闻领头羊作用。详情
全国人民都欠播音员钱?
    一些播音员随着时间的推移,确实存在年龄结构、知识结构、新闻素质日益老化的问题,体现在屏幕上就是播音风格日益陈旧、沉闷,从脸上丝毫看不到新闻固有的新鲜感与快节奏,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、表情单一,眼神呆滞,缺乏朝气和活力,甚至个别播音员在播一些重要新闻时都出现不应有的口误,致使新闻信息不清,甚至产生重大错误,对此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详情

某年月日《新闻联播》串联单
    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京开幕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,14分钟 ·温家宝出席香港特区政府庆回归升旗仪式,1分50秒·温家宝出席香港特区政府庆回归六周年酒会并发表重要讲话,6分24秒 ·香港民众以各种形式庆回归六周年,1分17秒·李长春将出访古巴、阿根廷、新西兰三国,12秒 ……详情

质疑《新闻联播》播音员能否胜任?
    几乎每次重大事件的直播,观众都很难看到《新闻联播》现有的这几位国内最具影响力播音员身影,即使偶然出现,他们中个人的表现也令人遗憾,看不出他们对新闻事件全面把握和对新闻点的敏锐捕捉,这不能不让观众更加质疑《新闻联播》部分播音员是否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?详情

 


 
相关资料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  打开中央电视台〈新闻联播〉,首先必定是10分钟左右的中央领导人出访世界各地,和接见各国政要的内容,其中又必定是机场迎接,发表演讲,检阅仪仗队,参加晚宴,致辞等领导人的主要活动;接下来是5-10分钟各地学习贯彻时下最新文件精神的情况,再就是几分钟的各地先进经验(不管有没有效益),先进人物(大都是刚去世的);最后剩下可怜的3分钟是国际新闻(这些观众却很希望多了解一些)。

  这样一种编排组合,多少年来没有多大改变,可能是“婆婆”不让改,或者是中央电视台也不敢改,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框框架架,仍然在处处左右着我们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,悲剧呀,悲剧!

  观众其实都不是小孩子,不希望被人天天说教,仿佛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永远都长不大,永远需要被人教导似的,我们希望以平等的、互动的、交流的、亲切的气氛和方式参与新闻和其他节目的收视!真的希望中央电视台在编排节目时,能作到角色互换,播音员不应当是主人,你所作的一切,都应当是为观众服务的,真正的主人翁恰恰应当是,被你们长期忽略了的13亿观众。要作到这一点,对于一直是高高在上、唯我独尊,当惯了无冕之王的“央视”,恐怕一时还真有点难度太大!


轻松愉快观看新闻
    欧美一些国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,诙谐幽默,和蔼可亲,使人在轻松愉快中观看和了解新闻节目,让人觉得主持人和观众是平等的。我国有些地方台的新闻播报方式,也早已被广大的电视观众所喜闻乐见,若不是全国人民顾及中央电视台的政治地位,其《新闻联播》节目早没人看了!详情

收视率假象下的蒙蔽
    央视〈新闻联播〉的收视率一直很高,其根本原因绝对不是《新闻联播》的节目有多大吸引力:一是计划经济政策干预下,造成的人们的收视习惯,觉得〈新闻联播〉好象代表的是国家,是政府的代言人;二是央视对地方台的新闻封锁,大的重大的新闻事件,只能由某几家中央台参与,造成竞争机会的不平等……详情

打破垄断经营,充分市场竞争
    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,许多行业打破垄断经营,取得了超常规发展。中国的广播电视必须形成有效的、充分的市场竞争,无论是从现在还是未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,也是可能的。在公、私产权不清晰情况下,政府、民众、广告主、媒体及其从业人员,每一个利益主体的福利都没有做到最优…详情

网友观点串串烧
    “优胜劣汰、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,打破目前存在的《新闻联播》播音员事实上的终身制。符合时代的发展,更加符合观众现在的审美趋向与信息要求。”“播新闻联播=做填空题。每天就是换个关键词!”“关键是应该说实话,说真话,敢说话”……详情

 


 
往期专题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


主编:唐岩
编辑:刘湘辉、王开、奕奕、魏溦、徐东来、李啸天、周倩、刘彦伟
编辑部电话:85180163-8516
地址: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经贸城E3座1901网站部
邮编:100738
网址:http://talk.163.com
E-mail:pinglun*vip.163.com
  [结语]央视《新闻联播》都存在了近30年了,不管怎么说,它也是我国第一个播出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栏目。可是,委员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,《新闻联播》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古板、单调、说教等高高在上、盛气凛然的风格,早已被广大的电视观众所厌烦。以后的出路应该就是:优胜劣汰、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,打破目前存在的《新闻联播》播音员事实上的终身制……
评论频道
 编  辑: 王开
 制作时间: 2006.03.05
 编辑电话: 010-85180163-8519
 邮  件: pinglun*vip.163.com
 专题订阅: xml
评分 你觉得此专题如何?
看完专题,你想: